茶的100个名字,以及由来(上)

发布日期:2025-03-17

中国人喝茶的时间很早很早。
千百年来,由于人们对茶的不同认识,加之地域的障碍,因此茶有着许多名号。有些别称晦涩难懂,有些却颇有雅致气息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接下来,就让我们看看茶那些名号吧

以及它们的由来故事。



图片


槚(jiǎ)
茶的别称,出自《尔雅》。
尔雅·释木·槚》:“槚,苦荼。

荼()(chá
茶的古体字,也指早采的茶叶。
清代郝懿竹《尔雅义疏:“诸书说茶处、其宁仍作荼,至唐陆羽著《茶经》.始减一画作茶。”
在唐之前,只有“荼”这个字,而陆羽把荼减一笔,才有了“茶”。


苦荼
古蜀人称呼茶的方言,出自郭璞《尔雅注疏》。
《尔雅》虽然解释什么是苦荼,但秦汉人对槚是什么植物仍有分歧。
后来东晋文学家郭璞《尔雅注疏》解释:“树小如栀子,冬生叶,可煮作羹饮。今呼早采者为荼、晚取者为茗,一名荈,蜀人名之苦荼。


图片

茗(míng
茶芽,出自《说文解字》:茗,荼芽也。
也是茶的嫩叶,在《魏王花木记》,茶老叶叫做荈,嫩叶叫做茗。


荈(chuǎn
茶的别称,《吴志·韦曜传》有,孙皓赐韦曜以“茶荈”当酒的记载。


茗饮
茶汤,出自三国张辑《广雅》。
荆州巴地一带,采叶作饼,老叶在作饼时候要加上米糊。煮“茗饮”时候,先把茶饼烤成红色,捣碎放在瓷器里,然后加入沸水。


茗汁
茶汤,出自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王肃刚到北魏时候,不吃羊肉不喝酪浆(牛羊奶乳汁或酒),日常吃鲫鱼羹,口渴就喝“茗汁”。


图片


水厄
本义,指溺死之灾。在魏晋时,成了北方不习惯饮茶的人,对茶的戏称,出自《洛阳伽蓝记》。
王肃出自琅琊王氏,是王导直系后代,王肃之父王奂是南齐大臣,后起兵造反被杀,王肃害怕就逃到了北魏。
因为他名气大,北魏有很多仰慕他的人,刘镐就是其之一,专门学习王肃喝茶。彭城王勰取笑刘镐说,你不喜欢王侯八珍(美味佳肴),却好苍头水厄。

图片

酪奴
茶汤别称,指酪浆的奴隶,出自《洛阳伽蓝记》。
王肃在北魏待久了,为表示自己与南齐断绝关系,他喜欢上了吃羊肉喝酪浆。北魏孝文帝元宏很奇怪,问他羊肉与鱼肉怎么样,茗饮与酪浆怎么样。
王肃说,羊和鱼味道各有不同,都很味美。但茗不行,要给酪当奴隶


花乳
茶汤别称,出自刘禹锡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:“欲知花乳清泠味,须是眠云卧石人。”
唐宋饮茶多将团饼茶研磨煮泡,汤面浮沫渤如乳,隐现变幻如花。花乳,很有画面感的词语。


涤烦子
茶的别称,出自唐施肩吾《句》:“茶为涤烦子,酒为忘忧君。”
茶中的咖啡因,可以提神醒睡,所以古人把茶视作消解烦愁的饮品。


隽永
唐代时,称呼煮茶第一次煮泡出来的茶汤,出自陆羽《茶经》
陆羽认为它味道不正,所以这一道茶汤常用于增味和止沸,有时候也可以待客。



图片

END
图片